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号!
全球共有5亿胃病患者,
中国就占了1.2亿,
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
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脾是女人气血的来源,你的气血足不足,脸色红润不?跟脾有直接关系。
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
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
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
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
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鼻子 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
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
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过劳忧思)。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说,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肝阳过旺会伤脾阴,吃苦味泄肝火;
按压太冲穴、涂抹九龙通络方解肝气;
手指梳头发,散肝气。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
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
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药薏米粥、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
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
年轻人可以多散步、跑步、爬山,老年人去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脾经穿腹而过,那么我们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
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
脾运湿但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贴敷聚香堂冷敷贴、涂抹九龙通络方,提升阳热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养脾非常有用。
取穴:脾俞、血海、三阴交是首选穴位;
因为脾与胃相表里,那么中脘穴、足三里也是要穴;
又因为命门之阳,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运,要得到肾阳之温养。
脾俞、三阴交、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太白这些是贴敷聚香堂冷敷贴、涂抹九龙通络方主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聚香堂健康产品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