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它的根来源于腰部4、5节段和骶部1、2、3节段的脊神经前支。
由上述5个前支穿过腰大肌,合成骶丛,并沿此肌下降。
骶丛的大部分神经,合并成坐骨神经。沿盆腔后壁下降,至梨状肌下孔处穿出盆腔入臀部。
于臀后部肌肉内下行,至大腿中下部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分类论诊
将坐骨神经痛的大体来源首先分为:根性、丛性、干性坐骨神经痛。
1
1、根性坐骨神经痛(又称上段坐骨神经痛):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神经根出口处软组织卡压炎症等症状。
表现为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的麻木、疼痛、酸胀、怕冷等。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常表现为腰部、臀后部酸痛、大腿后侧及小腿前外侧至足背内侧、大拇指的痛、麻、酸、胀、冷等。
而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常表现为腰部,臀后部的酸痛、麻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至小趾、足跟、足底的痛、麻、酸、胀、冷等。
2、丛性坐骨神经痛(又称中段坐骨神经痛):是位于盆腔的骶丛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表现为腰臀腿部、多部位、多节段、整个下肢前、后、外侧及足背内、外侧、足跟、足底的麻木疼痛、酸胀、怕冷等。
3、干性坐骨神经痛(又称下段坐骨神经痛):主要是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处及以下的行径路线上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
分类讲解一:根性坐骨神经痛
一、常见的病因有:
1、 腰椎间盘突出;
2、 神经根的压迫与损伤(椎管狭窄、滑脱、类风湿、结核、骨质疏松等);
3、 炎症;
4、 先天畸形。
分类讲解二:丛性坐骨神经痛
(位于盆腔内的骶丛受到压迫或刺激)
病因:
1、慢性盆腔炎,附件炎。
2、骨盆外伤,髂腰肌和梨状肌损伤或炎症,以及骶髂关节炎
3、肿瘤
4、前列腺炎
5、糖尿病
6、感染
分类讲解三:干性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干主要在盆腔出口处及行走路线上受压)
诊断要点:
1、“环跳”部深压痛,伴放射致下肢及足的疼痛、麻木。60%的病人伴有腘窝点、腓总神经点痛,腰部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及活动痛。
2、下肢旋转试验(+),约10%的梨状肌受损,外旋试验(+)。
3、干性定位症状,表现为胫N及腓总N支配区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4、足底麻木(占90%以上)。
坐骨神经痛,从它出发到足趾结束。一路行程上不同部位,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压迫或刺激,会引起不同表现的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说到底是骨盆处的骨头、肌肉、神经等交错复杂的关系出现了问题造成的。
绝大多数坐骨神经痛的人,是因为骨盆扭曲造成梨状肌绷紧、痉挛而压迫到坐骨神经,臀部有一条韧带因长期受“骨盆下垂运动”的影响而绷紧,也是压迫坐骨神经的原因。
坐骨神经因受压而充血、水肿,引发疼痛,这才是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至于受凉、受寒等,只是一些外部诱发的因素。
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中,中国圣贤药业(山西聚香堂)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九龙通络方的疏经通络,把瘀堵的地方打通,再配以聚香堂医用冷敷贴,排瘀散结、固本培元、复位……收到良好的效果。10000多例中,总有效率达95%以上。
扫码二维码关注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聚香堂健康产品研究基地